几次路过中心路新华书店,犹豫着都没有停下脚步,有一回在大门口徘徊了一会儿,又转身走了,不是忙得不可开交,而是囊中羞涩,有人说,有钱人不买书,买书的人没有钱,这话无从考证,但书店是越盖越高大,书籍是越印越精美喽。
无论社会怎么发展,市场经济怎么繁荣,逛书店都是读书人的必备功课,虽然网上书店风生水起,又怎么抵挡住与书籍零距离所产生的共鸣,和那沁人心脾的书香呢。
皮罗果夫说。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,它能陶冶人的感情与气质,使人高尚,俗话说,腹有诗书气自华,就是这个道理,谁不向往一个高尚的社会,谁不希望拥有轩昂的气质呢,一个人到了一个新地方,你是去逛书店,还是去逛商场,看风景,一个人的品味和格局,立马就显现出来了。
书店就像公园,进门不用买票,但两手空空进去,又两手空空出来,总有一丝怅然若失的感觉涌上心来,尤其是走过出入门时,尽管脚步轻轻,但书店小姐那白白的眼珠朝你一轮时,你就会止不住怦怦心跳,这种心情难以形容,就像步入了菜市场,你把人家的萝卜、白菜、大葱、辣椒都抚摸一遍,称道一番,但一把菜也不买,一个子也不花,挥一挥手就走了,这叫人家说什么好,那小贩的脸色能不叫你浮想联翩吗?
逛书店除了要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,还须有很好的强健体格,逛书店是要站住的,站的累了,两腿发酸,就想往书架上靠一靠,站好喽,别靠书架,立马就会听到书店小姐的警告,这时你就像个新兵蛋子,连忙伸直了双腿,挺直了腰板,静悄悄地接受书店小姐的巡视,这时候,真想有一把椅子坐一坐才好,没有茶也可以。更别想什么红袖添香,有一块砖头坐一坐就不错了。
随意浏览,只见书的印刷越来越精美,书名也越来越奇怪。奇词艳句扑面而来,书价也是一天天飞涨了。一部《静静的顿河》已经卖价199元,想到多年前,花了不到五元钱就买下了这部书,不无有些触目惊心,书还是那部书,价格已是今非昔比,天上人间了。
不同版本的四大名著,永远在书店里唱主角,这地位无人撼动,历久不衰。形形色色的皇帝、太后、太监、宰相,粉墨登场,风光无限,当代所谓的文学作家们更是精彩纷呈,不可一世,流氓大打出手,宝贝花样翻新,鸡鸣狗盗,花花草草,哥哥妹妹,牛鬼蛇神让人应接不暇,这年头,只要有点钱,有点权,有点名,就要出一本书放进书店里。连在网络上混个熟脸,会哼几句,扭几下,走两步的,也要著书立说,把自己的吃喝拉撒罗列出来,印成小砖头。
说来惭愧,自从几年前买了一部巴金文集后,我就再也没有买过一本国内当代的小说,不单单是没有钱捧不起那场,而是那怪异的书名,说假的内容,让我无法感动,我对有些人的书评和官宣,不怎么信任,当代中国文坛,能像巴金先生那样敢讲真话的不多,更多的是讲假话的码字先生。
我们的某些作家,不敢直面人生,而是深入生活,于宾馆酒家逢场作戏于荧屏舞台,不是在聚光灯下抒怀,就是在旅游景区放歌,他们斤斤计较的是自己的鱼和车,追求的是纸醉金迷的幸福,芸芸众生的生活状态在他们眼中不值一提,我们还有所期盼,他们能写出什么呢,所以面对汗牛充栋,浩如烟海,每年几千部的长篇小说。我们只能用手摸一摸,笑了。
无钱买书,并不是不读书,书店就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,前几时,一部《行走中原》的散文集,就是在书店里读完的。读着读着,自己就像驾车在中原大地飞驰一样,如画山水,扑面而来,整个身心也飘扬起来,真是如醉如痴呀。
真要感谢我们的祖先,为我们留下了光芒万丈的四大名著和各种典籍,让我们翻印不止,传承至今,真要感谢书店这样一个展示知识的地方,一个可以让人平等进入,自由阅读,放飞心灵的地方,因为没有钱,常常带着自卑和惶恐去逛书店,已经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,只要走进书店,手执一书,浮躁的心境就会安静下来,疲惫的身心就会愉悦起来,我是真的感谢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