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有老聃“遗之,得之,何索?”,今有习总书记“我将无我,不负人民”。以家国为基调,以天下为追求,不拘于时,而利千秋。此等胸襟格局实为吾辈之楷模。
家国情怀是一种古往今来时代更迭中的民族大义。与狭隘偏激的纯粹民族主义不同,不同于希特勒之徒只顾己国私利,而尽其狡诈侵害他国,陷全世界人民于深渊之举。我们的民族观念是五千年文化铺就的重义重合之底蕴,是炎黄子孙华夏儿女割舍不断的血肉联系,是累累戍国白骨堆砌而成的万死以赴存亡相依。只有心怀家国,护本邦清平,方有余力与经验救天下于水火。
同时,自然万物均为命运共同体。不只人类,不惟这花鸟树木,而是那千千万万或呼喊或沉默的生灵,都与我们有关。大自然育而弗子,成而弗有,她尽其所有充世所需,求天下为公,并非想看到人类肆意起战自相残杀各求己利,就像征战不止的叙利亚,怀璧其罪而致万民流离失所浮沉飘零;也并非想目睹人类贪得无厌毁林开荒恣意捕杀,正如《流浪地球》所言"最初,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。这不过是一场山火,一次旱灾,一个物种的灭绝,一座城市的消失,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。”长此以往,人类终将再无立锥之地,从此万劫不复。用自己的力量寻求所需无可厚非,这是万物的本能。但这并不能依靠掠夺,否则我们也只是这片土地罪恶的殖民者,这自然米仓中窃食的鼠罢了。兼顾万物生息,才为顺天之道。
基于此,要合天地,虽任重道远,但若行之有法,践之有据,便山海可平,万难无惧。 于家国,若四海安稳,则渔樵耕读,做这盛世的一砖一瓦。如人民科学家叶培健,似笔下现真实人间的莫言,同街道上奔忙的外卖小哥;若大厦将倾,则生死相随,化作栋梁支撑其东山再起。好似辛弃疾“醉里挑灯看剑,梦回吹角连营”的夙夜忧叹;又像陆游“夜阑卧听风吹雨,铁马冰河入梦来”的梦寐以求;还如毛主席“问苍茫大地,谁主沉浮”的必胜决心。
力尽吾辈之能,不教侵略再入我神州大地! 于天下,我们要坚决抵制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,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,让平等之花净化一切污秽,让人权之光如长星照耀,让和平之火燃起燎原之势。如此,终有一天,提起南北,将不再是冰冷的贫富差距,而会是各具特色的地域风情,旗鼓相当的大国外交。除此之外,我们还要尊重自然规律,不去妄想征服自然,做到和谐共生,才能造福万物。 只有千万的无我,才能汇集成天下大同的奔涌不息之江河!
我们,新时代的年轻人,虽暂不能至无我之境,却依旧素履往之。这也是无数后浪们的缩影,即使前路迢迢,但总有一代又一代人的乘风破浪,通向那前浪仰望之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