已经五年没有联系了,你的样子都渐渐模糊了,只剩下你眼镜下那双黝黑的双眸,炯炯有神的印在我脑海里。五年的时间,说长不长,说短不短,可与你的点点滴滴却在记忆中越来越清晰。
有一次QQ上有人问我,在干嘛。
我看了一眼名字,并不熟识,下意识便回了,你是?
对方回了我一个姓,顿时我觉得全身的血液都在向脸颊上狂奔,手有些微抖,心脏异常跳动的声音和脸颊上的温度使我慢慢冷静下来,但我很疑惑,我没有加你,于是我按捺下不安与激动,回复了:抱歉,我记不清了。很快对方就把全名回复了过来。
果然不是你,只是与你同一个姓。这样的结果虽然在意料之中,可还是感觉到了一盆冷水狠狠的泼了上来,从头到脚,无一幸免。失望蔓延在每一寸皮肤。我拿着手机半天才回复:哦。随后把手机的音乐放开,就丢到一旁。听着音乐闭上眼,与你的每一次擦肩,每一次对话,每一次同行,就像影片一点点的播放,那段黯淡、哀伤的时光你是唯一的光源,而我好似一个望梅止渴的弃儿,只能远远的眺望,看着它生根、发芽,却永远触碰不到。都说人对于得不到的东西执念很深,是否因此我才对你念念不忘。这个问题我想我永远找不到答案。
忽然听到手机中的一首民谣《沂蒙山小调》我愣了一会,才想起无论我是换手机还是怎样,它就像是一个永久的居民,从没离开过。良久我才发现我并不钟爱这首歌,留下它也只是为了你。正是学这首歌那天,我们成了同桌,我这个坏学生与这个有天才之称的你成了同桌。你看,与你这样小的一件事,这么多年依旧清晰,而你对我恐怕连一点好的印象都没有吧。竟能使你这样的好脾气对我不耐烦的发火。
你也一定想不到我了解你甚至胜过了自己,我知道你不爱吃甜,吃不了辣,我知道你擅长短跑和跳远,不擅长跳高。我知道你很小的时候就身体不好,我知道你写字爱拿粗笔,遇到难题时喜欢用拿笔手的食指第二关节蹭鼻头,直到想出来为止……
我本以为毕业了,对你便会渐渐忘却。可我忽略了一点,在不懂什么是喜欢的时候,喜欢上一个人,纯白的青春中想到的便是慢慢变老。我很喜欢的一句话就好像在说那时故事外的你,故事里的我:那时的你是最好的你,后来的我是最好的我,可是最好的我们之间隔了,一整个青春。
后来的我因为你对数学提起了兴趣,现在我是班里的课代表,但其实在班里我的数学并不是最好。曾经有人问我:你不喜欢数学,为什么那么执着?我当时没有回答。只是在心里轻轻的说:想要留住你来过的痕迹。
这段没有开始的暗恋随着手机里《沂蒙山小调》的消失也将无疾而终,我只是,希望你一切都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