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日上午,阳光正好,走在河滨公园北门的湛河便桥上见有一个头发雪白的老汉,倚着桥栏杆吹笛子。吹的不好,乱跑调,他费了好大劲,才吹完了一支曲子。他看一看站在一旁的我,满脸堆笑地说,谢谢,你能听我吹笛子,太好了。
我不知所措了,我站在桥上并不是听他吹笛子而是在观风景,看天上的风筝。白发老人不管三七二十一,硬生生和我拉呱起来,他说我在家里吹,老婆孩子不高兴,都说闹的慌,邻居也说别吹了,没办法才跑到桥上吹,没想到遇到了知音,你一点也不烦。我听后不想扫他的兴,顺口说了一句,你吹得不错,有板有眼,是《我和我的祖国》吧。老人一把拉着我的手,使劲摇,连声说,唉呀,你听出来啦,太好,太好啦。你真是个好人。
一不小心,就被扣上了好人的帽子,原来当个好人就这么简单,只要有一双耳朵站上一会儿,安静地听一阵子就是了。然而,在这个甚嚣尘上的社会里当一个倾听者,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。人人都要面对生活和工作上的双重压力,人人都有一肚子的话要倾诉,谁会有时间,有耐心去听别人诉说呢?
社区有个大学生志愿者,他逢节假日就去敬老院当义工。我问他都干啥,他笑而不答,只说头都大了。原来他在敬老院一直陪伴一位老人。这位孤独老人是个退休工人,当过工班长,一直是先进党员。人生顺风顺水自认为成绩很大,总喜欢向人夸耀过去,夸耀自己的光辉历史。什么五八年参加工作搬砖头一天干十二个小时,手都磨出了血,什么大练钢铁两天两夜不睡觉。文化大革命喊万岁,把嗓子都喊痛了,几天说不出话来。
老人絮絮叨叨说个不停。这位志愿者就耐心听,一句也不问,老人说累了头一歪就在椅子上睡着了。醒来看见这位年轻人还静静地坐在自己身边脸上带着笑。老人又接着讲自己过去的事,什么老伴光打牌不顾家,不关心自己,儿子不孝顺,几个月也不来看望自己一趟。说着说着老人哈欠不断,直到天色向晚才停止了唠叨,回餐厅用饭去了。
等到这位志愿者第二次来到敬老院见到这位老人时,老人朝他又作辑又打拱,说他是天下最好的人。她活了八十多岁第一个遇见能听她唠叨一点也不烦的人,真是太好了。就在那刻,这位年轻人,才明白自己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。他说帮助别人,有时不是付出金钱而是陪伴,是安静的倾听,一点也不烦的样子。认真的倾听,是对别人的一种肯定和鼓励,比金钱更重要。
其实,每个人都是以自己为中心的,如果有机会让他总结自己的话都会滔滔不绝说上几个钟头的,这个时候他最重视的就是有人倾听。因为每个生命都值得重视都是有价值的。让人自由地表达无拘束的诉说,你只要倾听就够了。
单位的刘师傅是个老好人,年年评先进大家都投他的票,得票比科长都多,连刚入职的大学生张文山也投他的票。刘师傅学历不高,只有初中文化。工作能力也很一般,念个报纸结结巴巴,拿个快递磨蹭半天,与人交谈总是好好好,半天不吭一声,等到别人说完了的时候,他才走开。所以,大家没有不说他好的。
就说刚入职的那位大学生张文山吧,话多,逮个人就演讲,张口说三观,闭口谈脱贫,还要说梦和理想,大家都躲他远远的。唯独刘师傅不躲,还笑嘻嘻的站在一边听。有一回张文山逮住了刘师傅,一下子演讲了一个多小时,唾沫星子乱飞,刘师傅就静静地听,有时唾沫星子喷了一脸也不擦,继续听,一句话也不说,一点也不烦。张文山激动的说,刘师傅是他遇见的最好的人。
刘师傅就是这样招人待见的,并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努力,只需要全神贯注地关注每一个人,让他们都认真的诉说,你做一个老老实实的倾听者就够了。真正受欢迎的人并不是以自己为中心的人,他们总是关注别人的感受,做认真的倾听者,让别人自由的表达个人的想法,这才是生活中的王道。学会倾听,真的很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