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家正阳无山有水,两条大河绕县而过,一条是汝河,还有一条是淮河。正是由于汝淮之水的浇灌,正阳大地成了种植的乐园。种什么长什么,长什么就能长得好。比如种水稻吧,大林大米品质优良,享誉海内。种小麦吧,寒冻面粉口感一流,,人尽皆知。所以,种大豆就成了省里的大豆高产县,种花生就成了花生大县,种西瓜也理所当然的成了西瓜大县,谁叫这一方土地这么好呢?
说起正阳老家的物产,林林总总,不胜枚举。然而常常萦绕在心的,却是那一块酱红色的大头菜。啥叫大头菜?就是盐渍的芥菜,囫囵的也有半块的。所以就叫大头菜。那年头,老百姓的菜篮子还不丰盛,大头菜就在了饭桌上的佐餐小菜。早上,把大头菜切细了,拌上香油,下饭最爽。正阳的大头菜盐渍方式独特,呈酱红色,有一种酱香味,堪比牛肉干。记得小时候的书包里,就常塞一块大头菜,课间休息时,就会拿出来嚼几口,成了儿时最难忘的美味。
一个人儿时的习惯,最美好,是会伴随一生的。享用家乡的大头菜,是我生活中的爱好,无论是在物资生活困难的年代,还是在吃啥有啥的改革年代,早餐的习惯是要吃一点大头菜的。这些年,去过不少地方,尝试了不少各具风味的地方小菜,还是觉得家乡的大头菜最可口。几十年来,和大头菜结下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。
直到有一年体检时,突然发现血压有点高,九十到一百五。医生问,你吸烟吗?我答,不吸。喝酒吗?也喝。熬夜吗?老早就睡了,不熬夜。医生又问,喜欢吃咸菜吗?我忙答喜欢吃大头菜。医生问,啥叫大头菜,我便把家乡的大头菜,眉飞色舞的介绍一番。医生听了不住地吧嗒嘴,但还是正告我说,不吸烟,少喝酒,不熬夜,少吃大头菜,才能把血压降下来。
医生说得没错,想要把血压降下来,不吸烟,不喝酒好办。早点休息不熬夜也不难,但是少吃大头菜就不太好办到。因为几天不吃心里就痒痒,几十年的习惯,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掉的。每当端起饭碗,纵然有鱼有肉,也总想吃一口大头菜爽一下口,不然就觉得少点啥。妻子在身边说,少吃点那东西吧。儿子也总是说,别再吃大头菜了,吃点青菜吧。但青菜怎么能比大头菜呢?
就在我为了吃不吃大头菜,摇摆不定时,偶然读到了一则故事,让我深受启发。
美国石油大亨保罗·盖蒂,没有发迹前,曾是个大烟鬼,烟吸得很厉害,手不绝缕,一天要两三盒。
有一天,他开车路过法国,天降大雨,行路困难,他决定就在小镇的一家旅店过夜。
吃过晚饭,旅途劳顿的盖蒂很快就进入了梦乡。
凌晨两点钟,盖蒂醒了,他想抽一支烟,拉开电灯,顺手抓睡前放在桌子上的烟盒,不料烟盒是空的。
他下了床开始寻找。先是搜寻衣服口袋,竟毫无所获,他又去翻拣行李袋,希望能从中找到一包烟,但还是让他失望,他急得一身是汗。
这时候,旅店的餐厅酒吧早已关门了,他唯一能得到香烟的办法,就是穿上衣服,走出旅店到几条街外的火车站去买。因为他的汽车停在距离旅店有一段距离的车库内,他只能步行。
越是找不到烟,想抽烟的欲望越强烈,会抽烟的人大概都会有这种体验吧。
盖蒂脱下了睡衣,穿上出门的外套,在伸手去拿雨衣的时候,突然楞了一下,他问自己,你要去干什么,外面在下着大雨呢?
盖蒂站在那儿寻思,一个走南闯北的所谓社会精英,一个到处投资创业的企业家,一个自以为有能力对别人发号施令的人,竟然要在三更半夜离开旅店,冒着大雨,超过几条街,仅仅是为了买到一盒烟。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习惯,这种习惯的力量为什么会如此强大?
沉思过后,盖蒂下定了决心。他把那个空烟盒揉成一团,扔进了纸篓里,脱下衣服重新躺到了床上,带着一种解脱,甚至是一种胜利的感觉,甜甜地进入了梦乡。
从此以后,保罗·盖蒂再也没有吸过香烟,而他的事业却如日中天,越来越红火。
习惯能支配人的行动,一个强大的人才是强大习惯的主人,习惯是人日积月累的行为,人一旦下决心当一个习惯的主人,一切都会改变。
亲爱的大头菜,我也要改变一回了,但你永远是我心中最美的一道菜。